深度解析虹软科技VisDrive 智能车载方案 科创AI第一股汽车业务提速在即 资讯

时间:2022-07-14 10:55:3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互联网

刚刚落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澎湃而来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再一次席卷了各大行业。尤其是在汽车领域,随着AI的加入,新时代大门被打开,如何更好地应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感知等技术成为了主机厂商决胜未来的关键。

面对变革的临界点佐思汽车研究院观察到,科创板“视觉AI第一股” 虹软科技旗下的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品牌——VisDrive,在近期务实、低调地完成了全新6.0版本升级,覆盖了从视觉感知、座舱到驾驶的全栈方案,通过创新突破、全栈能力为主机厂商提供了高效的落地答案。

低调行事的企业往往会全力出击,根据虹软在上交所披露的最新信息显示,其已实现37+7款前装车型定点开发(37款量产车型定点,7款车型预研),合作内容以提供纯算法为主,并直接与Tier1或整车厂签约,涉及国内主流车企、造车新势力及合资车企。

舱内舱外兼精 八大产品构建VisDrive全栈能力体系

VisDrive究竟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怎么样的想象力?

虹软负责智能车载市场部的副总经理Hank介绍:“基于深耕超过20年所积累的完整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技术体系,虹软将用极致的专注,把汽车环境感知做到最强、最全、最好,让用户感受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这是虹软定义VisDrive品牌的初衷与目标。”

Hank认为此次VisDrive 6.0的升级,意味着虹软赋能车厂“造好”车的能力迈入了全新的阶段。如果用一句话定义VisDrive 6.0的能力,那就是“一个核心,两个方向,八大产品体系”。

一个核心是指以安全驾驶为核心,用视觉AI感知技术不断提升安全智能的驾乘体验。

两个方向即VisDrive 6.0舱内舱外兼精,车内打造“第三生活空间”的智能座舱,车外升级安全驾驶行车体验。

八大产品体系则是面向车厂和Tier1提供模块化且极易集成的标准解决方案,并支持根据市场定位进行选择性搭载,从而打造出专属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具体功能上来看,VisDrive 6.0面向舱内智能座舱场景时聚焦的是“服务”,核心是打造“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安全智能服务体系。比如其中的“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可提供驾驶员状态识别、情绪识别、疲劳行为提醒、安全带检测、方向盘脱手行为提醒和玩手机行为提醒等丰富功能。“OMS乘客监控系统”则以乘客服务为中心,提供乘客数量检测/表情识别、遗留活体提醒、舱内合照美化/视频自拍、3D虚拟行车助手等个性化功能。

“Authenticate生物认证”与“Interact视觉互动系统”是通过融合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手势识别、视线追踪等技术来强化人与车的自然交互,可实现唇动唤醒/视线唤醒、车机无钥匙启动,安全防伪便捷支付停车费等智能化生活服务。

借助上述四大产品,VisDrive 6.0已然具备智能座舱全场景功能,包括主动感知、智能交互和场景服务。与此同时,基于多种视觉感知技术的融合,VisDrive 6.0在感知更精准的同时,主动性也更强,可实现“车对人”的主动交互,降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交互负担,改善交互体验。

而面向舱外的行车场景,VisDrive 6.0同样也用了四大产品聚焦“行驶安全智能”,核心是通过提升车辆环境感知能力,为行人、车辆、驾乘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其中,“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通过障碍物识别、道路检测、道路标志识别、交通标志识别等技术来提供前车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行车碰撞预警等功能;“BSD盲区检测系统”具备消除驾驶员视觉盲区的能力,并以此保障外部行人、车辆以及自身车辆的行车安全。“AVM环景监视系统”则实现了环视拼接、倒车辅助、3D视角、透明车身等功能。

此外,VisDrive的“AR-HUD”重新定义了驾驶的乐趣,它可以把普通的挡风玻璃变成一个高清大屏,将显示图像3D化,并与道路、车辆、行人等周围环境有效结合。这样可以辅助驾驶员以最直观的方式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同时也大大提升驾驶体验。

虹软表示,车内感知与车外感知并不是完全独立进行信息处理,二者存在很多的复用性。比如,车外驾驶中的感知结果可能作为车内智能座舱的感知输入数据进行复用。这种复用会大大提升特定功能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在此基础上,VisDrive 6.0把车内、车外数据融合打通,形成了完整的数据分享机制,以及信息处理机制,为计算资源集中化与边缘感知计算提供了感知层的算法基础,为厂商提供快速落地的智能车载视觉解决方案。

二十余年技术与工程化能力积累 愿景将视觉感知带入每一辆车

事实上,提供丰富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只是虹软VisDrive实现与汽车产业和生态共生共赢的一部分,虹软智能车载业务副总经理Colin认为,虹软赋能汽车行业的实质,是将二十余年积累的AI核心技术能力和工程化能力共享给合作伙伴,帮助他们有效降低创新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完成智能化迭代。

Colin同时还表示:“虹软的最终愿景是将优质的视觉感知技术带入每一辆车,目前VisDrive已得到了来自全球主机厂商和Tier1的认可和支持,各项业务均在积极落实推进之中。”

如此雄心壮志的长期愿景,支撑虹软的底气何在?

首先肯定是技术实力,虹软是一家业界鲜有的完整经历了PC、移动互联网,并正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且在每一个时期,都成为了自己赛道里头部的视觉技术提供商。

比如在进军智能汽车之前,虹软已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领域赢得了绝对的市场地位,在全球出货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除苹果完全采用自研算法外,其余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品牌的主要机型均搭载了虹软视觉AI技术。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智能汽车会与智能手机类似,遵循“交互的变革-架构的升级-生态的演化”这一相同的发展路径。在智能手机完成了从通信设备到万能“场景性工具”的华丽转身过程中,视觉AI技术功不可没。同样在智能汽车上,视觉AI技术未来也将大有可为。

虹软称在VisDrive 6.0中已经内嵌了虹软最强的视觉感知能力,积累二十余年涵盖人、物、场景三大应用方向的大量底层自研算法也将帮助车企大大降低AI上车的门槛。

同时,此次VisDrive 6.0的迭代并非单纯增加AI感知能力,更是代表着虹软卓越的工程化实力。事实上,早在虹软成立智能汽车业务部门之前,就已开始针对各类智能汽车硬件平台,持续做底层算法的移植、优化与扩展工作。并且在业务起步之初,采用了“后装先行,前装为重”扎实战略。这主要因为后装市场从需求、研发到出货的周期短,有利于快速针对不同车载实际场景,打通算法与平台、算力及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连接与协同。

此外,随着汽车电子架构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促使对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需求极速暴增,让越来越多原本消费级芯片公司切入了车用芯片市场。而早在智能手机领域中,虹软就已与芯片平台、摄像头模组等产业链上下游中主流公司,保持了多年密切的合作。

据虹软介绍,当前VisDrive 6.0已经针对高通Qualcomm、德州仪器TI、联发科MTK、恩智浦NXP、瑞萨Renesas、安霸Ambarella、华为等多种芯片系统平台,进行了深度优化适配。同时,虹软也与索尼传感器、三星半导体、格科微、舜宇光学、安森美等各大传感器及摄像头模组厂商建立了紧密关系。这也是虹软认为自己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另一优势——产业链生态。

最后必须要提的一重优势,快速落地视觉感知能力无疑也是各大车企的心声。不难发现,汽车演变为新一代电子产品已是大势所趋,汽车价值链呈现“总量上升,重心后移”趋势,其价值从硬件-软件-服务不断延伸。定义传统汽车的格局已被颠覆,“软件+硬件”共同成为了制胜关键。

综上所述,VisDrive已经手握技术实力、工程化能力、产业链生态、行业大趋势等多张底牌,未来虹软在智能汽车业务上的发展能否达到其在智能手机上的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1
3